“濟南市城市立體綠化技術研究”榮獲“2015年濟南市科學技術進步獎”。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生活進入了新的層次。人們對生態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如今城市立體綠化已經是城市綠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綠化景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發展城市立體綠化,能豐富城區園林綠化的空問結構層次和城市立體景觀藝術效果,有助于進一步增加城市綠化量,減少熱島效應,吸塵、減少噪音和有害氣體,營造和改善城區生態環境。一方面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條件,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土地資源越來越少,造成綠化用地緊張的現狀。為了開拓城市綠化空間,很多城市都新建了各種類別的的公園,但總的來說,水平方向的發展已不能滿足需要。而立體綠化這一特有的形式為人們提供了一方綠化新天地,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建設部關于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實施方案》中提到,應進一步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水平,開展更低能耗建筑示范和推廣綠色建筑工作。從保護環境的角度來講,立體綠化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溫隔熱和節能減排的作用,節約淡水資源、節省制冷、制熱電力能耗和污水處理費用。城市創造更多生態、休閑、運動、交流的新型綠色空間,同時改善了城市生態景觀。
通過對濟南地區立體綠化植物應用現狀的調查,大體掌握目前濟南地區立體綠化植物應用的現狀,以了解應用植物的種類、生長情況,以及培養機制種類的篩選為目的。同時,對候選植物進行綜合性實驗,總結立體綠化植物配置方式,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推廣示范,最后撰寫立體綠化技術指導,為政府進一步推廣立體綠化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和技術保證。
本研究的意義在于通過立體綠化植物材料的篩選研究,選擇出適宜本地區應用的植物材料進行配置應用,為大面積立體綠化提供植物材料和技術保證,推廣立體綠化,從而發揮其巨大的生態效益、景觀效果以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1)為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和城市環境提供技術支持
在新建和改建的建筑物立面上開辟園林綠化場地,是增加城市綠地面積的有效途徑,同時立體綠化也增加了城市景觀,豐富了城市的立體空間。
(2)保護建筑物延長建筑壽命,改善城市熱環境、降低熱島效應。
垂直綠化可以縮小溫度變化幅度,防止建筑物裂紋;能減少紫外線輻射,延緩防水層劣化;能降低建筑物內部的溫度而節約能源。國內外的研究表明,裸露的建筑物屋頂受太陽照射后屋面溫度最高可達60℃~80℃,對周邊環境造成強烈的熱輻射,是形成城市熱島效應的主要源頭之一。北京市園林科研所在《北京城市綠化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研究》的報告中提出:當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時,綠地就有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用;當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時,熱島面積可減少3/4;而當綠化覆蓋率達到60%以上時,熱島效應基本就被控制了。
(3)保溫隔熱,節約能源。
立體綠化會對環境及建筑節能帶來顯著的影響, 城市建筑密集, 地面大都被瀝青和鋼筋混凝土所覆蓋, 可綠化面積減少。城市建筑屋頂大多.披著鋼筋混凝土、瀝青和砂石, 形成水泥森林并且閑置著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面臨綠化用地日趨緊張的局面, 城市綠化從地面轉向空間發展是必然的趨勢。